新高考化学物质分类题库_新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必考吗

化学物质的分类多少分?

分类方法一:

1、 混合物

2、纯净物、单质

3、纯净物、化合物

4、纯净物、化合物

5、纯净物、化合物

6、纯净物、单质

7、纯净物、单质

8、纯净物、化合物

分类方法二:

单质:2、6、7

混合物:1

纯净物:2、3、4、5、6、7、8

化合物:3、4、5、8

化学物质类别是指什么?

化学物质分类

一、按照物质组成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1).混合物

混合物指的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也就是说它的组成至少是有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没有化学式,并且也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所以,混合物是能够用物理方法就将所含物质分离的。

混合物包括:

1、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等

2、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塑料等

3、其他物质:石油及其各种馏分、天然气、油脂、福尔马林、氨水、王水、碱石灰等

2).纯净物

纯净物的概念是和混合物相对的,它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并且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仅如此,纯净物还有专门的化学符号,一个物质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而在纯净物这个分类中,还能将其细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①金属单质主要有:K、Ca、Na、Mg、Al、Zn、Fe、Sn、Pb、Cu、Hg、Ag、Au等;

②非金属单质主要有:C、S、P、Si、O2、N2、H2、Cl2、He、Ne、Ar。

要注意的是: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纯净物。比如说氧气和臭氧混合以后得到的物质。

②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单质混合所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比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H2、D2、T2 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

③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比如说胆矾CuSO4 • 5H2O、绿矾FeSO4 • 7H2O、明矾KAl(SO4)2 •12H2O 都是纯净物。

(2、化合物:指的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按化合物的性质划分:

1.氧化物:指的是氧元素和另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比如:SO2、SO3、P2O5、SiO2、Mn2O7 等。

②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比如:Na2O、CaO、MgO、FeO、Fe2O3 等。

③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是指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比如:Al2O3、PbO、ZnO 等。

④不成盐氧化物

与两性氧化物完全相对地,不成盐氧化物是指既不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又不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比如:CO、NO、NO2 等

2)酸

新高考化学物质分类题库_新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必考吗

按照酸的强弱来划分可以分为强酸和弱酸。

强酸: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氢氯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等;

弱酸:氢氟酸HF、碳酸H2CO3、乙酸CH3COOH等。

按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一元酸:氢溴酸HBr、氢氯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硝酸HNO3等;

二元酸:硫酸H2SO4、亚硫酸H2SO3、碳酸H2CO3等;

多元酸:磷酸H3PO4等。

3)碱指的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按照碱的强弱来划分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等;

弱碱: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铁Fe(OH)3等;

4)盐

盐指的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盐可以分为单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合盐(复盐、络盐)。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的标准?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标准有以下几个:

1.按纯净物和混合物分类

2.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分类(单指纯净物中)

3.按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分类

4.按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分类(电子的偏向和转移)

5.其他

以上待补充

化学物质三种不同分类标准是?

答: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其闪点在45°C以下的物质叫易燃物质。其特性有:蒸汽易燃易爆性,受热膨胀性,易聚集静电,高度的流动扩展性,与氧化性强酸及氧化剂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等。

在《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中,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

所谓闪点,即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按照闪点大小可分为三类:

1.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试验闪点。

2.中闪点液体 指-18℃≤闭杯试验闪点。

3.高闪点液体 指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

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其闪点在45°C以下的物质叫易燃物质。其特性有:蒸汽易燃易爆性,受热膨胀性,易聚集静电,高度的流动扩展性,与氧化性强酸及氧化剂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等。

在《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中,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

所谓闪点,即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

按照闪点大小可分为三类:

1.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试验闪点2..中闪点液体 指-18℃≤闭杯试验闪点

3.高闪点液体 指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

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