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bu:香港浸会大学

学校领导

大学校长︰吴清辉教授

学务副校长︰曾宪博教授

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莫民雄博士

副校长(拓展)︰范耀钧教授

协理副校长︰傅浩坚教授

校长的话

     很高兴能藉此简短篇幅向各位家长、同学推荐香港浸会大学(HKBU)。我校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文理型综合大学,学校强调教研并重、文理互通,并是香港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所把「全人教育」纳入大学办学理念的高等学府。

  廿一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国际人材互动的新世纪。随着祖国加入WTO、成功申办零八年奥运会、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落实,国内在经贸、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飞跃发展。这大好势头既为我们的年轻一代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严峻的竞争。显而易见,年轻一代若要在本世纪穏站一个位置,积极勇进,除了要有扎实的学识根底、自身不断的努力,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都会的生活经验,并兼具创意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HKBU作为一所面向国际、富前瞻性的公立大学,我们要培养的正是一批充满自信心、了解中西文化、务实进取的年轻人。我校的老师对同学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帮助同学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如何勇敢地去克服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面对日后无法预见的新挑战。我们相信只有在一个「全人教育」氛围浓厚、教学设施完善、开放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中,同学才能在有限的空间拓展其自身无限的潜能。

  2004年7月,国家教育部已与香港特区政府签定“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备忘录。这是高教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亦再次体现了两地教育部门对进一步推动两地学生交流的决心。环顾目前香港、内地两地的发展形势,两地人才互动是达致双赢的不二之法。浸会大学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培养本世纪中华精英作出贡献。

  校长

吴清辉

学校简介

四十八年   滋兰树蕙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荣誉博士、博士、研究式硕士及修课式硕士、学士、及副学士学位。 

  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陶冶情操,实践全人教育,追求卓越成就。同时大学实行英语授课,以配合国际化的需要。除一般课堂的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的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全面地接受全人教育。 

  为达至上述目标,浸大社群及校园着力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环境,这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院学系    同心迈步 

  大学共设有七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前六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30多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大学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学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约1,500多人,国际交换生近200人。持续教育学院则开办副学士、学士及硕士课程,同时亦提供证书/文凭及短期进修课程,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 

文理互通 教研并重 

  香港浸会大学文理互通,教研并重。我们深信,通过学术研究创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任务,而教研人员积极地投入学术研究亦能为学生建立良好榜样,培养同学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同学对真理知识的渴求。各学院共设有20多个研究中心,创造研究成果,并鼓励教师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广泛应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2003-2004学年,浸会大学的研究项目约700多项,而大学获社会各界热心捐助以支持各项教研活动的款额总逾港币一亿元,这在在显示浸会大学多年来的努力和成就深得社会人士的认同和肯定。 

  除研究工作外,研究院同时亦致力于拓展高等学位课程,进一步凝聚了研究生的向心力及对浸大的归属感。 

国际合作 文化交流

  为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及迈向国际化,浸会大学积极与海外及内地大学合作。大学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交换生计划、暑期学生交流计划、永隆银行国际商贸研究所和林思齐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国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交换生计划 

  目前,浸大已与海内及内地141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定期举办学生交流计划及研究生互派活动。2003/2004学年,世界各地如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各国知名学府中,共有100多名学生被选派前来浸大就读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本科课程;而浸大派往外国及内地交流学习的学生亦超越100人。 

  浸大坚信,现今的大学生不但应在他们的专业范畴内具备一定知识,更须具有远大的眼光。跨越文化的交换生计划正好让莘莘学子有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改善语文能力,并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曾参加交换生计划的同学,都感到这份经验弥足珍贵,对他们将来毕业后的发展及个人成长方面,都有莫大的裨益。  

暑期学生交流计划 

学生事务处设有环球工作体验计划。过去六年,学生事务处均在暑期派出学生,前往美国、台湾、内地等地的工商业机构参与义务工作。这计划不但有助学生将来的就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处事技巧,令学生对未来选择在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周边环境      浸会大学拥有三个毗连的校园,分别为善衡校园、逸夫校园及浸会大学道校园。校園設備完善,配合21世紀信息時代的需要。

  大学地处宁谧雅致的九龙塘,邻近地铁及火车站,交通方便。善衡校园座落狮子山怀抱,沿窝打老道而建,占地二万二百平方米,当中耸立着10座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其中多座大楼更曾荣获建筑设计优异奖。其中有屹立于校园中央,为大学主要教学空间的温仁才大楼、可同时容纳1,400多人的大学会堂,另有杨瑞生纪念馆、星岛传理中心、查济民科学大楼、邵逸夫大楼及伟衡体育中心。

  逸夫校园位于九龙塘中心地带的联福道,占地约8,800平方米,内有逸夫行政楼、区树洪纪念图书馆、永隆银行商学大楼、林护国际会议中心及思齐楼。 

  浸会大学道校园同样位于联福道,是大学集中发展的校园。现时有七幢低座校舍、吴多泰博士国际中心、赛马会师生活动中心、赛马会专业英语进修中心、持续教育大楼、赛马会中医药学院大楼及学生宿舍。   院系设置      浸会大学共开设46个本科学位专业,各学位专业的名称、专业重点及就业展望详列如下: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专业均为三年学制。)

【文学院】<?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http://***

 

 

文学院各专业所设计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扩阔知识层面、掌握中英语文技巧,以配合香港社会的多元发展。课程亦着重激发创意的训练,包括文学创作、视觉艺术创作及作曲。除开办激发创意的课程外,文学院更邀请知名华人作家出任「驻校作家」,负责主讲创作工作坊、公开讲座及定期举行「狮子山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年轻一辈欣赏诗歌的兴趣,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专业编号:2010

 

中国语言文学文学士(荣誉)

BA (Hon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着重训练同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强调广博的视野,良好的思考力和创意能力,課程内容涵括语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

¦    兼顾文化融通的取向,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并设有跨科际的科目,着眼于开拓同学眼界。

¦    重视同学的人格培养,利用小型学系的优势,让师生在课堂外亦经常接触,建立亲切关系,潜移默化。

 

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传媒(编辑、创作等),以及其它语文、文化工作。

 

专业编号:2022

 

英国语言文学文学士(荣誉)

BA (Hon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为同学提供语言学和英语文学的专业知识和训练,重点在于加强同学英语运用技巧,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并加深其对社会及西方文化的认识,配合社会的多元发展。

 

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商管、传媒、广告或翻译工作,部分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专业编号:2034

 

人文学科文学士(荣誉)

BA (Hons) Humanities

¦    介绍人文学跨学科及跨文化研究,包括传统及当代人文学于文学、语言、历史、哲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

¦    通过选读人文学的主要学术文本,认识传统及当代的中国及世界文化。

¦    培育擅长中英语言,具备广博文化知识及人际沟通技巧的毕业生,装备他们加入不同的专业及行业。

¦    训练同学判断力、创作力、独立思考及批判思维,还有自我醒觉和对社会人生的承担感。

 

毕业生投身多元化的行业,包括作家、敎师、商业行政人员、政府官员、编辑、传媒工作者、人事管理者、新闻从业员及公共关系人员。

 

专业编号:2046

 

音乐文学士(荣誉)

BA (Hons) Music

¦    全港规模最大的全日制大学音乐专业,帮助同学建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便日后投身于教育、艺术行政、媒体(电台/电视台)及其它与音乐相关的行业。

¦    同学有机会随以下学科的专家研习:音乐理论、作曲、中国及西方音乐史、作曲分析、音乐教育、演奏(尤其着重独奏和合奏的训练)。

¦    为同学提供國外演出的机会。过往同学曾到瑞士、奥地利、韩国、中国、新加坡、加拿大、台湾、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等地演出。

¦    着重计算机及科技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系内的电子/音响学音乐室和音乐实验研究室为同学提供先进的音乐设施和器材,以供学习。

 

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艺术行政、媒体(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与音乐相关的行业。

 

 

专业编号:2058

 

宗教研究文学士(荣誉)

BA (Hons) Religious Studies

¦    为同学提供兼顾描述性、哲学性和批判性的宗教研究训练,范围包括基督教、回教、道教、儒教、佛教在內的各地不同宗教传统。

¦    同学须从「哲学研究」和「基督教研究」中选修一项专组课程。「哲学研究」涉及与各宗教传统有密切关连的哲学课题、难题或概念;「基督教研究」则强调从神学,伦理和社会文化向度研究基督教信仰。

 

毕业生出路广阔,在教学(宗教伦理、通识教育或其它课程)、公职、行政、文化、出版以至宗教团体的服务机构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专业编号:2060

 

翻译学文学士(荣誉)        【四年学制】

BA (Hons) Translation

¦    全港唯一四年制翻译专业。

¦    培育口、笔译专才,以及提升跨语言(英汉语)、跨文化传意技巧。

¦    实施全方位教育,拓宽就业机会。

¦    独有安排同學全年(第三学年)全职到各大企業或机构实习。

¦    独有同学自组翻译社,学习期间为校内外客户提供翻译及语言服务。

 

毕业生大多从事与语言运作相关的工作,包括公司或政府部门的翻译、教学、培训、编辑、出版、广告、传媒、公共关系等。

 

专业编号:2072

 

视觉艺术文学士(荣誉)

BA (Hons) Visual Arts

¦    本专业同学将学习各种艺术的术科及文化与艺术观念。

¦    本专业将培养艺术家与设计家。教学着重把艺术技巧与计算机数码设计融合,以培养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意工业所需之人才。

¦    香港以其国际性闻名,为东西方文化融汇之地。本专业将利用本港之特色培养同学能融汇东西方之思想,并在他们作品中表现独特之结合。

¦    本专业培养出创作意念丰富,文化素养扎实,艺术品味特高的同学。

¦    本专业的主修学分,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学分训练同学学习艺术术科(油画、素描、国画、书法、雕刻、陶瓷等)、培养同学有关艺术文化方面的概念(中国与西方思想模式,艺术史,美学等),以及训练同学学习基本数码设计技巧。另有约三分之一的学分则为职业专长训练,同学可在以下四种专长之中任择其一:展览设计,摄影技术,数码计算机设计及多媒体设计。

 

 

 

 

 

 

【工商管理学院】

http://www.***/~bus

 

 

工商管理学院自1956年起开办内容广泛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是本地众院校中的先驱,致力培养具国际视野、道德信念、批判思维和使命感的未来领袖。学院于1989年在本科工商管理学士(荣誉)学位专业中开办香港首个中国商贸主修。时至今日,学院已设有七个主修,包括会计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商贸学、财务学、资讯系统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及市场学。此外,学院并提供本科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经济主修学位专业。学院是香港唯一要求本科生提交毕业论文的工商管理学院。学院每年招收约300名学生,竞争激烈,入学成绩不断提高,毕业生甚得本地雇主器重。

 

专业编号:2113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会计学

BBA (Hons) Accounting

¦    会计学主修专业的内容广度与深度并重,旨在培育具有分析能力与抽象思维的会计人才。专业的目标是为学员提供:

-     会计学的全面训练;

-     多元学科的知识与分析能力的培训;

-     信息处理与传意技巧的培育;以及

-     广博的教育。

¦    课程包括商贸核心科目(30学分)、会计学主修科目(30学分)及通识教育科目(36学分)。学员可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选修多个科目,同时也可汲取在商贸科目上的专业知识。

¦    学员毕业后可取得的专业认可资格包括ACCA、AIA、CIM、HKICPA、HKICS及ICSA。

 

毕业生可在专业会计行及工商行业发展事业。

 

专业编号:2125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应用经济学

BBA (Hons) Applied Economics

¦    应用经济学主修专业依循经济学科的基本结构,从原理的核心(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开始,逐步探讨理论(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定量技术(数学经济、应用计量经济学、经济与商贸预测)以至实证应用。

¦    本专业培育学员对香港、中国、国际经济的认识,包括香港最重要的经济领域,例如财经(货币与银行)、制造业(工业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

 

毕业生可从事商业与经济预测,以及就政府政策对不同工业与服务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学员也可修读教育学系的2+2学位,以投身教学工作。

 

专业编号:2137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中国商贸学

BBA (Hons)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China Business Studies

¦    中国商贸学主修专业内容广博,为学员就中国商贸的制度、运作与行为模式提供有系统的培训。

¦    课程包括商贸核心科目(30学分)、中国商贸学主修科目(30学分),以及通识教育科目(36学分)。

¦    本专业教授从事中国商贸活动所须具备的知识,修读的科目包括中国经济基础、中国商贸的法律事务、国际商贸、中国企业管理、中国市场学,以及中国商贸专题研讨。

 

毕业生可在与中国商贸有关的管理、市场营销、财经、培训、研究、咨询顾问等领域发展事业。

 

专业编号:2149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财务学

BBA (Hons) Finance

¦    财务学主修专业为学员提供财务知识的培育。学员获取相关的经验后,毕业后就能作出完善明智的财务决策,为所属机构的理想业绩作出贡献。

¦    课程包括商贸核心科目(30学分)、财务学主修科目(30学分),以及通识教育科目(36学分)。

¦    本专业让学员对不同的管理职务有深入的理解,并引介商贸的法律框架、管理与传意、市场管理等知识。

¦    本专业强调财贸专业的职能领域,包括投资管理、银行与信贷、期货与期权市场、多国财贸与定息债券。

 

修毕生可在银行、财务、基金管理、投资分析、市场学、会计、管理方面发展事业。

 

专业编号:2151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人力资源管理学

BBA (Hon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    人力资源管理学主修专业旨在培育学员在管理及商贸上全面的知识基础,并着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

¦    主修科目强调这门专业的职能领域,包括招聘与挑选、人力资源发展、绩效评估、奖励管理,以及劳工关系与法律。

¦    毕业生可取得的专业认可资格包括CIM、HKIHRM、HKICS、HKITP、ICSA及IIM。

¦    学员报读专业发展课程,更可加入香港浸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协会,与历届毕业生建立人际网络。

 

毕业生可在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发展事业,包括招聘、培训与发展、薪酬与福利雇佣关系等专业范畴。

 

专业编号:2163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资讯系统管理学

BBA (Hons)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    资讯系统管理学主修专业教授学员商贸方面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知识。毕业的学员能够有效运用信息科技,提高生产力、准确度与管理成效。

¦    课程包括商贸核心科目(30学分)、资讯系统管理学主修科目(30学分),以及通识教育科目(36学分)。

¦    学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汲取知识:1) 赏析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好处;2) 着重终端用户角度的程序技术;3) 先进的信息系统管理知识,例如电子商贸、电讯与智能系统。

 

毕业生可从事商业分析员、系统分析员、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技协作员、计算机产品的市场推广员、信息科技的导师或教师等。

 

 

专业编号:2175

 

工商管理学士(荣誉)- 市场学

BBA (Hons) Marketing

¦    市场学主修专业旨在培训学员市场学商贸的批判思维,并发展技能,学以致用,在市场学的领域上解决实际的商贸问题。

¦    课程包括商贸核心科目(30学分)、市场学主修科目(30学分),以及通识教育科目(36学分)。

¦    本专业的基础科目包括销售管理、消费者行为、销售管理、市场学研究与策略市场学管理。

¦    其它选修科目包括国际市场学、市场学传意、计算机媒界环境中的市场学、零售、商贸对商贸的市场学、服务市场学与中国的市场学。

 

毕业的学员可在产品管理、广告、零售、市场研究、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领域发展事业。

 

 

专业编号:2187

 

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经济

BSSc (Hons) China Studies - Economics

¦    此专业编排先从经济理论及数理分析开始,进而深入探讨实践应用的科目:由于要善用学分,所以理论学科均小心选择以便其能作为有关中国经济科目的先修科,或与中国经济主题相关的学科。

¦    数理分析及研究方法会于第一及第二学年教授,以便同学能作实证研究之用。

 

香港工商界及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团体均欲招聘中研经济专业的毕业生,以助其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商贸投资决策。

 

 

 

 

 

【中医药学院】

http://www.***/~scm/

 

 

香港浸会大学自1997年起全面发展中医药教育及科研工作,并于98/99年度开办全港首个由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五年全日制中医学士学位专业,01/02年度更开办全港首个四年全日制中药学士学位专业。大学于1999年10月正式成立中医药学院。学院辖下设有教学部、临床部,以及研究与开发部。2001年落成的赛马会中医药学院大楼使学院的教学及科研设备更为完备和集中,为学院进一步推展科研及教育工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中医药学院以中医药人才培训为重心,中医药教育、研究、医疗与科技开发协同发展,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教育和科技资源,广纳贤才,弘扬学术,致力促进香港中医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与专业化。

 

专业编号:2204

 

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荣誉) 【五年学制】

Bachelor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BSc (Hons) Biomedical Science

¦    本专业的目标是为同学提供全面且具科学及系统性的中医基础与临床训练。同学在专业中能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融合现代科技及中医原理,培养出中西结合的诊症治病能力。

¦    同学于三、四年级的暑期会被安排到诊所及医院进行为期八星期的见习,第五学年更会获安排到内地著名医院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习训练。

 

毕业生符合最严格的中医注册资格要求,主要的就业出路是成为中医师,部份会选择从事研究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又或投身中医教育事业。

 

专业编号:2216

 

中药学学士(荣誉)         【四年学制】

Bachelor of Pharmacy (Hons) Chinese Medicine

¦    帮助同学掌握中药制成的知识和传统方法,以及现代化中药制剂在分析、市场、规管上的理论。学员必须到药厂学习科研知识,从而汲取具体经验。

¦    四年全日制专业包括首三年修读基础和专业理论科目,第四学年则进行毕业实习和专题研究项目,期间学员必须到本港的医院和药厂,以及内地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和专题研究。

 

毕业生可成为科研研究生,亦能在国内外的中药研究所、药厂进行研究和管理,以及投身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

 

 

 

 

 

【传理学院】

http://www.***/~comd/comm.html

 

 

传理学院创立于1991年,前身为1968年成立的传理学系。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学位专业,为本地最全面的专业之一。学院提供五个主修,包括组织传播、电影电视、数码图象传播、新闻主修(中文、国际、广播组)与公关及广告,理论与实践并重。学院备有完善的器材及设施,以配合教学与研究的需要。除全职学验兼具的教授外,外地杰出学者及本地资深传媒人亦被邀来院讲学。学院与业界紧密联系,探讨课程改革、资源管理与合作机会。目前本科生有 480名,高等学位学生160名。毕业生大多服务于传媒或相关的工作,学院深以3,000多名校友的才能与成就为荣。

 

专业编号:2319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电影电视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Cinema and Television

¦    本学系以严谨专业制作与理论,培养同学对影视与新媒体的热诚与投入。本专业主要以电影、电视、新媒体等科目为纲,着重从构思概念到制作完整作品过程中,让同学经历多元的创作活动。制作科目有:编剧、摄影、剪接、录音、纪录片及导演等;相关的影视研究课程有电影史、美学、批评及理论等,为同学提供广阔的艺术创作基础及高水平的审美训练。

 

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影、电视行业,以及艺术行政和教育工作。

 

专业编号:2321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数码图象传播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Digital Graphic Communication

¦    数码图象传播(DGC)着重于使用各种媒体形式来进行传播设计。这些形式包括图象、摄影、动画 、声音、动态图象及互动媒体。DGC 是建立在人类传播的理论和设计实践上,它采用心智和数码合一的表现手法,力求在传播过程中保持意念和演绎的协调。

¦    DGC专业旨在培养同学们为亚太区先进及有领导地位的创意企业服务,训练同学用数码科技为适合的传播对象设计、实现和管理实用讯息,以及促使同学们成为现在及未来的成功传播人材。

 

毕业生多成为三维及二维动画设计师、互动媒体设计师、网页主管、信息设计、平面设计师、媒体规划经理、数码传播顾问等。

专业编号:2333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广播新闻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Broadcast Journalism

专业编号:2345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中文新闻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Chinese Journalism

专业编号:2357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国际新闻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    新闻系现设中文新闻、国际新闻和广播新闻三个专业,旨在为各传媒机构培养优秀的新闻从业员。同学在专业课程中学习新闻报导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媒介管理、相关的法律及伦理操守等。新闻系要求同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学有专长外,还须修读其它相关专业领域的重点课程,并选修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目,以增强理论素养及扩展人文知识。新闻系同学需要参加相关的工作坊,以此培养创意、思辩能力及探析问题的精神。在第二学年结束后的假期里,同学须到传媒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以了解现实世界,增强沟通能力及拓宽视野,并将课堂知识运用到新闻实践中。

 

广播新闻毕业生可投身电台或电视台当记者、制作人或新闻报导员,部分则选择从事公共关系或机构传讯工作。中文新闻毕业生大多投身大众传媒、电台或电视台,部分会专责采访中国新闻。国际新闻毕业生可以加入国际传媒工作,又或到國外发展。

 

 

专业编号:2369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组织传播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    组织传播主修培养同学成为公共机构、商业公司,以及非营利组织中的传播沟通专业人员。

¦    此主修侧重于同学对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以及表达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    本专业同时训练同学的批判思维、团队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合以基本技能训练﹐而非专注于媒体制作。

¦    此主修在课程规划上强调在组织环境中人际传播沟通、小群体传播沟通、大众传播,以及公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同学可以通过学习以掌握如何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传播沟通。

 

 

专业编号:2371

 

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公关及广告

BSSc (Hons) Communication –

Public Relations and Advertising

¦    公关及广告传播主修在香港众大学专业中是最独特的一个。学术、理论与实践并重,栽培同学迎接廿一世纪公关及广告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    培训同学掌握公共关系及广告的概念、过程、管理及市场宣传技巧。

¦    学习过程中,同学须实践信息创作、筹划传播活动、进行市场调查及计划媒介的预算。

¦    本专业亦提供不少机会,给同学参加各式各样的工作坊和比赛活动、参观企业传媒及公管机构,以及为客户或机构设计整合传播计划。

 

毕业生可以从事公关及广告行业,例如公关主任、新闻/传媒主任、社区关系主任、广告及公关客户主任、广告文案设计、美术总监、媒介策划、市场传播专家及网络主管。

 

 

 

 

 

【理学院】

http://***/

 

 

理学院由生物系、化学系、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及物理系组成。系内教授均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积极参与及推动科学研究。除了于国内及海外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外,多位学者更获国际机构颁发院士(如:国际模式识别学会、国际电子电机工程学会、国际数理统计学会、美国统计协会等)及国际奖项(如:花拉子模国际大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等),以表扬他们于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此外,多项研究(包括师生共同研究)成功取得中国或美国专利及商标局颁发研究专利,或获国际机构资助。理学院一向教学及科研并重,视科研为提高教学素质的重要环节。各专业的课程设计均切合香港及内地对工商业、服务业及政府各部门的需求。理学院要求学员于第三个学年参与一个独立专题科研项目及提交个人论文,让学员更有效地掌握科研的实际经验及专业技能。

 

专业编号:2400

 

应用生物学理学士(荣誉)

BSc (Hons) Applied Biology

¦    提供生物科学之基础训练,以配合农业、渔业、生物科技、资源保护、环境监察、污染控制,以及公共卫生等工作的需要。

¦    为同学提供有关植物学及动物学的基础知识。

¦    培养同学独立解决和处理各项科研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以及训练同学掌握资料分析的技巧。

¦    使同学认识生物科技、生态系统、污染/荒废土地的修复、其它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和管理。

 

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评估、环境治理和恢复,以及环境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编号:2412

 

应用化学理学士(荣誉)- 环境研究

BSc (Hons) Applied Chemistry –

Environmental Studies

¦    在兼顾基本和应用化学的平衡学习中,为同学提供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

¦    在主要化学范畴上为同学提供全面培育,让同学能发展各样的化学应用,毕业后得以在商界、工业界或学术界发展。

¦    聚焦在本地环境问题,解决方法、环境监察、管理策略和政府规管的探索;为同学日后从事环境保护的事业提供适切的准备。

¦    同学在主修领域外,还须选修其它科目以扩阔知识层面,以便日后面对不同事业的要求,都能够有好的适应和贡献。

 

 

专业编号:2424

 

应用化学理学士(荣誉)- 工业研究

BSc (Hons) Applied Chemistry –

Industrial Studies

¦    引导同学明白本地相关的化学工业流程之化学原理和技术。

¦    在主要化学范畴上为同学提供全面培育,让同学能发展各样的应用知识,毕业后得以在商界、工业界或学术界发展。

¦    训练同学现代的分析化学和应用,例如品质控制和流程监察。

¦    同学在主修领域外,还须选修其它科目以扩阔知识层面,以便日后面对不同事业的要求,都能够有好的适应和贡献。

 

 

专业编号:2436

 

应用及计算数学理学士(荣誉)

BSc (Hons)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    帮助同学在数学及统计学上建立扎实根基,并培养同学的逻辑思考及分析能力。

¦    本专业主要针对数学在工商业范畴上之应用,并利用有效计算方法解决真实个案之问题。

 

毕业生除可从事行政、计算机科技、金融、科研发展、销售等行业外,更可投身需求数学模型技巧的行业,例如政府机关、大型商业公司、工业机构等。

 

 

 

专业编号:2448

 

计算机科学理学士(荣誉)

BSc (Hons) Computer Science

¦    目标是帮助同学作好准备,以投身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领域。同学毕业后可从事工商界工作或持续深造。

¦    毕业生能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且具备自信和技能去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为业界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    本专业为同学提供以下各项专门技能:

-    扎实而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基础;

-    计算机技术相关领域知识的深入了解;

-    处理问题的优秀技能;以及

-    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

 

毕业生大多投身与信息科技相关的行业。

 

专业编号:2450

 

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理学士(荣誉)

BSc (Hons) Computing Studies –

Information Systems

¦    本专业具有全方位的目标,既满足一般的教育需要,也兼顾香港计算机业界的独特需求,可谓半专业、多学科、综合性三者兼备。

¦    完成本专业的同学,得以具备以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    信息系统专才所需的知识和技巧,包括信息科技、信息科技带来的商务发展、商贸原理等;

-    分析及批判思维的能力;

-    人际、传意及团队技巧;以及

-    自我意识及全人观念。

 

¦    本专业设计别树一格,让同学全面体验学习生活:

-    扎实的课程内容,根据国际信息系统专业团体所推荐的课程大纲而编定。

-    在各位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大量进行系统开发的机会(集体及个人)。

-    特别设计的暑期实习计划,让同学汲取实际的专业经验,有助未来事业发展。

-    借着为本科生而设的杰出同学实习计划,获得由导师指导的研究机会。

-    在二年级结束时可选择休学一年,在信息科技/信息系统界别中工作,以增加工作经验。

 

毕业生可从事的信息科技/信息系统职业包括:

l                          信息系统开发 ── 应用软件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及商务分析员,以及商业、工业、公共机构中的系统统筹员

l                          信息系统管理 ── 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操作员

l                          其它与信息科技有关的销售及管理职位。

 

专业编号:2462

 

数学理学士(荣誉)

BSc (Hons) Mathematical Science

¦    帮助同学在数学及统计学上建立扎实根基,并培养同学的逻辑思考及分析能力。

¦    有志投身教育事业之学员可以在第二年学期尾申请入读综合四年制理学士兼教育文凭学位(即2+2学位)。

 

毕业生可从事行政、计算机科技、金融、科研发展及销售等行业。修毕2+2学位之学员更可投身教育行业。

 

专业编号:2474

 

物理学理学士(荣誉)- 应用物理

BSc (Hons) Physics - Applied Physics

专业编号:2486

 

物理学理学士(荣誉)- 物理与电脑

BSc (Hons) Physics –

Physics with Computer Science

¦    应用物理专业是为有志于以物理及科技为专业的同学而设。主修学科除基础物理課程外,還须修读电子学、实验技术等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

¦    物理与电脑专业:物理提供自然科学基础,计算机实用性强,两者相结合,实为一完美的配搭。主修科包括物理及计算机核心课程。同学可挑选一些现代热门的科目,作深入的学习。

 

毕业生可继续在本地或國外进修,就业方面則可從事高科技开发及生产、电子器材工程/电力工程、半导体工业、工程代理及推广、网络/信息开发、软件、教育(中学及大学)、技术及研究支持等。

 

专业编号:2498

 

统计及运筹学理学士(荣誉)

BSc (Hons) Statist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    统计学与运筹学對現今大企業的管理至为重要,本专业针对统计學在广泛领域的理论及实际应用,并涵盖运筹学的重要课题。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工业机构、银行、巿场调查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等担任统计师、精算师或运筹顾问。

 

 

 

 

 

【社会科学院】

http://www.***/~scsc1/

 

 

社会科学院由七个学系组成,包括教育学系、地理系、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历史系、体育学系、社会工作系及社会学系。贯彻大学「全人教育」的理想,学院提供的课程强调同学个人、才智、专业及人际关系各方面的发展,装备他们迎接瞬息多变的社会。学院设立多个中心,不单促进教学和学术研究项目,还为社会提供顾问服务。

 

专业编号:2503

 

政治及国际关系学文学士(荣誉)

BA (Hons)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本系提供政治学主修专业,研习内容包括政治哲学、国家结构、公共行政和政策研究、国际关系、外交、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等课题。对有志投身公共行政、政策研究、社会服务、教育、传播、工商业和国际组织者十分适合。

 

毕业生可投身国际贸易及金融服务、教育、政策或行政工作(政府或私人机构)、社会服务、传媒工作等,部分则选择在本地或國外继续进修。

 

专业编号:2515

 

历史文学士(荣誉)

BA (Hons) History

¦    培養同学具備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认识。

¦    培养同学对历史事件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

¦    从历史学专业的有利位置研习中国及世界其它地方,使同学有扎实基础升读历史学或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学位。

 

毕业生可从事教学专业、博物馆及档案馆工作、政府公职、文化事务、工商企业、大众传媒、编辑出版、新闻事业等。

 

专业编号:2527

 

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荣誉)

BA (Hon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    本专业提供全面的运动科学科目以供同学修读,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技能学习及发展」、「运动生理学」等,其他學科則包括「体育及康乐工作之理论及实践」,以及19项运动技能项目,如游泳、篮球、田径等。

 

毕业生可投身政府机构、体育总会、学校、康乐营地、屋苑康乐体育会所、健身中心、运动器材公司等。

 

专业编号:2541

 

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地理

BSSc (Hons) China Studies – Geography

¦    本专业以「中国研究」与「地理学」为本,让同学认识多元化的地理知识和概念,并从地理角度去了解和探索当代中国问题。本专业旨在:

¦    提供地理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    建立同学对当代中国地理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    同学完成二年级课程后,必须参加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暑期实习班,接受为期五周的普通话训练,并参与各项研讨会和考察活动。

¦    地理系二年级同学更须参与地理系安排的國外考察营,进一步扩阔香港以外地区的视野。

 

毕业生就业机会广泛,包括从事中国贸易、公共机构、教育、传播媒介、社会服务等。

 

专业编号:2553

 

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历史

BSSc (Hons) China Studies – History

¦    训练同学对现代中国历史有整体和综合的了解,通過探讨历史发展,掌握当代趋势。

¦    培养同学思考、分析及书写能力。

¦    集中于历史学及史学方法的训练。

¦    印证历史对当前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毕业生可投身教学专业、图书馆及档案馆工作、政府公职、中国贸易、大众传媒、新闻及广告行业等。

 

专业编号:2565

 

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社会学

BSSc (Hons) China Studies – Sociology

¦    以跨文化的视野解释个人、群体与大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

¦    加强同学对社会变迁及社會變遷与社会各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中各经济與政治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    比較研究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包括传统中国时期、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及后邓小平时期。

 

毕业生可投身不同行业,包括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教育及工商业。

 

专业编号:2577

 

欧洲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法文  【四年学制】

BSSc (Hons) European Studies - French Stream

专业编号:2589

 

欧洲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德文  【四年学制】

BSSc (Hons) European Studies - German Stream

¦    欧研专业有系统地结合社会科学和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同学精通一种主要欧陆语言,并且了解欧洲国家及欧盟事务。同学若达致特定的语文水平,可于三年级留欧深造,并有机会在企业或公共机构实习。

 

毕业生可投身工商业、公共行政、教育或传播事业。

 

 

专业编号:2591

 

地理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BSSc (Hons) Geography

¦    本专业提供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基本训练,让同学能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    本专业旨在训练同学:

-    认识空间分布及地域关系;

-    了解香港、中国及邻近地区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以及

-    应用地理学原理分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本专业一个独特之处,是二年班同学必须参与地理系安排的國外考察营,以扩阔国际视野。

 

毕业生可投身工商业、公营机构、教育或社会服务。

 

专业编号:2606

 

社会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BSSc (Hons) Sociology

¦    以跨文化的视野解释个人、群体与大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

¦    提高同学对社会变迁及社会变迁与社会各制度之間关系的理解。

¦    探讨并解释宏观层次社会价值与结构的维持和变迁,以及微观层次不同社会处境中行为的意义。

 

毕业生可投身不同行业,包括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大使馆及领使馆、旅游业、图书馆、博物馆、市场研究、广告及公共关系、新闻及出版、社会服务、社区中心、警察与惩教署、零售管理、人力资源等。

 

专业编号:2618

 

社会工作学士(荣誉)

BSocial Work (Hons)

¦    本专业旨在培训及发展同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技巧及价值观,使毕业生能成为专业社工,且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面对转变中社会的各种挑战。教学重点包括:

-    提高同学对自身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反省;

-    训练同学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    关注社会的多元文化及弱势社群;以及

-    在课堂教授以外还会透过活动、小组讨论及实习,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毕业生可以在香港社工注册局登记成为注册社工,并获政府或非政府部门聘用从事社会服务的工作。

 

专业编号:2709

 

英国语言文学文学士(荣誉)及教育学士(荣誉)

【四年学制本科双学位专业】

BA (Hons) in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and BEd (Hons)

¦    本专业旨在为同学提供英国语言文学及教育学两专业的全面训练,毕业生可获取认可教师资格。在学期间,同学须往学校实习并体验教同学活,二年级暑假期间更须参与为期六至八星期的國外英语浸沉课程,从中促进及扩阔英语的学习。

 

从事英语教学、商管、传媒、公关、文化或政府工作。

 

重点实验室    先进发光材料中心

北京-香港-新加坡非线性与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化学分析中心/先进仪器实验室

裘槎环科所

数码转型研究中心

高效能集群系统电脑中心

香港浸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联合研究所

二恶英分析实验室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

非线性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应用数学联合研究所

统计学研究及咨询中心

表层分析及研究中心

科技顾问服务部

永隆银行国际商贸研究所

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

公司管治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对策研究中心

企业发展及管理研究所

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翻译学研究中心

赛马会专业英语进修中心

物流管理研究中心

中医药学院研究及开发部

浸大中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培训及研究组

香港过渡期研究计划

媒介与传播研究中心

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许士芬博士体康研究中心

香港能源研究中心

近代史研究中心

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   重点学科

大学 开办多个全香港首创的本科独特专业,包括中国研究、欧洲研究、传理学、体育及康乐管理、翻译、中药学、以及双学位中医专业。 

大学的传理学院是香港最具模和全面的传理学教研中心。三十多年来培育了逾三千位传播界精英,均在传播界身居要职,成就斐然。

欧洲研究课程是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最佳的欧洲研究课程。大学并获欧洲联盟拣选,于校内成立「欧洲文献中心」。 

中国研究是香港唯一全日制中国研究学士学位专业,学生须参加为期五周的北京暑期研习班。 

翻译学是四年制独特翻译学课程,第三学年为实习年。 

体育及康乐管理是香港首个全日制康体学士课程,培养体育及康乐管理专业人材。 

中医学及生物医学是香港首个五年全日制双学位专业,包括九个月的实习期。 

中药学是香港首创四年全日制中药学士专业,包括一年实习期。    可授予的学位    香港浸會大學獲香港特區政府許可,可頒發榮譽博士、博士、研究式碩士及修課式碩士、學士、及副學士學位。    师资力量

香港浸会大学师资优良,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95%以上教学人员拥有博士学位。 

大学聘用杰出的国际专家学者,教学与科研并重。当中有不少学者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钻研中屡获殊荣,卓著成就深受本港乃至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以下是我校在2004年度享誉国际的知名学者: 

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林幸谦博士在马来西亚第七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中获颁散文推荐奖,得奖作品计有<七月旧居>、<滩岸上,无名的搁浅>等篇。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由<<星洲日报>>设立,是东南亚最盛大、最高水平的文学奖。  (1/2004) 

化学系副教授蔡宗苇博士一项二恶英环境科学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2003年度海外、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计划的资助。蔡博士在逾百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九位得奖学者之一,也是今届唯一获选的本港化学学者。 (1/2004) 

新闻系副教授郭中实博士领导的研究项目扬威国际,在全球性学术机构「世界民意研究协会」第56届年会上获选为最佳论文,夺得「2003年伊莉莎伯尼尔逊奖」,该研究项目题为「国家主义:媒介的常规运作对中国国家认同的象征意义的贡献」。(2/2004) 

物理系教授朱诗尧博士研究量子光学表现卓越,获颁第十七届花拉子模国际大奖二等奖。该奖项以第八世纪伊朗伟大数学及天文学家花拉子模命名,旨在表扬全球研究员、创新者及发明家在不同千科技领域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及作出的重大贡献。 (4/2004) 

对策研究中心主任杨荣基教授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院长彼得罗相教授在一项复杂的博弈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的突破。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是理论上的突破,实际上也可以应用在港珠澳的三角经贸协商上。   (4/2004) 

计算机科学系唐远炎教授研究「模式识别」扬威国际,再获殊荣,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选为院士,以表扬他在模式识别研究上的卓越贡献。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院士是一极高荣衔,该会每两年甄选一次院士,数目不能超过会员人数百份之零点二五。(5/2004) 

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峰博士凭一篇有关中国工会的研究论文,获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报《中国季刊》年奖。陈博士是首位获颁该项殊荣的亚洲人。 (7/2004) 

管理学系Samuel Aryee教授、 Jan Selmer教授、 Margaret Shaffer博士的三篇论文扬威海外,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管理学会2004年度年会上被列入最佳论文选,成绩呎以媲美世界顶尖学府,包括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史丹佛大学、纽约大学等。这项佳绩更令浸大在最佳论文榜上名列前茅,为14所亚洲大学之冠。 (8/2004)

学生人数         香港浸会大学现有学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约1,500多人,国际交换生近200人。至于持续教育学院方面,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

录取批次的安排    报名资格及遴选程序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目前浸大招收的本科生,户籍须属以下省市,并为应届高考生:

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四川、湖北、辽宁、湖 南、广西、陕西、河南、海南

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由于浸大是属于计划外招生的香港高校,所以申请人必须直接向浸大递交申请表。申请人于递交表格后,根据需要参加笔试及面试。浸大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笔试及面试的综合成绩选拔录取。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如能达到其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并无对艺术类招生的特别政策。浸大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笔试及面试的综合成绩选拔录取。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如能达到其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加分政策    浸大目前并无加分的特别政策。但若申请人于高考、面试及笔试均达到我校要求而未能录取全部申请人时,若申请人曾参加课外活动并获得奖项,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并无对少数人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并无对往届生的特别政策。浸大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笔试及面试的综合成绩选拔录取。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如能达到其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原则上学生获得录取后,不可转换专业。但学生于浸大修读本科专业一年后,若成绩优秀,可向校方申请转换专业,经面试并获有关专业教授及教务长同意,可转至另一专业继续学习。

体检要求

香港浸会大学对学生的体检并无特别要求,但申请人必须留意某些专业可能并不适合身体残障的学生就读。若有疑问,申请人可直接向浸大教务处查询。

学费情况    升学费用(均以港币计算)

内地学生前往香港浸会大升学,连同学费及宿费在内,每年总支出约为$100,000。

学费:  学费包括一年的「本科预备课程」及三年的本科课程。以每年$60,000计算,四年学费共$240,000。   宿费:  2004学年的学生宿费为每日$38。每年由校方决定是否调整。学生抵港后,如选择入住校内宿舍,须向大学缴付宿费。 若以2004学年的宿费($9,620)计算,四年宿费为$38,480。   其它费用:  生活费及其它杂费每年约需$30,000。    奖学金设置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约400项奖学金,以奖励成绩优异的同学。这些奖学金由120多个团体、专业组织、机构及社会人士捐赠,合共约港币920万元。过去几年,不少内地同学都获颁奖学金,这足以证明内地生能够同时兼顾学业与课外活动,过一个充实且难忘的大学生活。

    有关浸大各奖学金项目,欢迎浏览以下网页∶http://www.***/~ar/sfa/    困难生资助办法       香港浸会大学现时并没有对内地困难生进行经济资助的计划。   学生宿舍    浸大的学生宿舍是大学贯彻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共有四个舍堂,分别是蔡元培堂、宋庆龄堂、周树人堂、及杨振宁堂。宿舍楼高21层,分南北两翼,共有标准双人房间800个,可容宿生1,000多人。来自香港以外的内地本科生可获优先分配宿舍。宿舍房间设有空调,并已联网。每两个房间共享一个洗手间和浴室。

此外,尚有学生餐厅、洗衣/干衣房、健身室、电视室、计算机室、休息室、简单的煮食室。每楼层另有休息室,内有微波炉、吐司炉、电视、冰箱等设备。    食堂    浸大校园内有学生食堂,内有中外食品,同学可自由选择。宿舍内的学生食堂由早上7时营业至晚上11时。校园附近亦有多所食肆,提供不同种类的美食,欢迎同学惠顾。    平均伙食标准    同學若選擇在校內飯堂用膳,早餐約為港幣10-15元,午餐及晚餐每頓氯約為港幣20-25元。

基础设施情况    浸大设施完备 配合教研

   浸会大学自1956年建校至今不断扩展,设施现代化,为大学教职员与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教研和学习环境。

图书馆:2004年扩建完毕,在环境设施、馆藏种类方面均尽量配合持续发展的教研活动。图书馆馆藏达84万7千册书籍,订阅期刊约有4,100种,多媒体数据超过10万8千项。图书馆并提供一系列电子资源和网上服务,其中有140多种数据库可连接至全文电子期刊、电子书籍及其它电子资源。

资讯科技服务中心:致力为教学、研究及行政工作提供完善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支持服务,备有先进设施供同学使用,包括扫瞄器、打印机、视像会议室系统等。其电视录像室备有高质素摄录系统,以供摄制不同种类的教材。

语文中心:聘有不同国藉的语文导师为同学提供多种语文训练,以配合同学不同的兴趣或学习需要。中心內设有多个语言实验室,设施完备,帮助同学轻松学习各种语言,包括学术中英语文、普通话、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和西班牙文。

体康设施:伟衡体育中心、许士芬博士体育中心及联校运动场设施完善,同学可进行各种田径、游泳、体操及球类活动。

文娱设施:大学会堂及赛马会师生活动中心是校内其中两个主要的文娱活动场所。

会议设施:林护国际会议中心设有会议厅、演讲厅、展览厅等,配合大学致力推动的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

医疗设施:设有保健中心和中医诊所,提供中、西诊疗及牙医服务。   毕业生就业

学有所成 振翅高飞   在浸大就读的内地同学毕业后除在香港投身工作外,亦有留港或前往国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从2002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至今已有30多位内地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其中约27%的同学以优秀成绩获英美著名大学颁发奖学金直接录取为博士学位课程研究生,例如Prince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Charlotte、Brow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等,另有40%同学留港升读硕士学位课程,32%同学留港工作,任职广告、会计、商界等行业。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联系询问        讯息互通

香港浸会大学欢迎有兴趣放眼世界、计划未来的同学透过以下方式与教务处入学组联系及查询有关入学事宜:

香港浸会大学网页︰http://www.***

浸大招收内地学生网页︰http://www.***/~ar/admissions/mainland

电邮︰mainland@***

电话:(852)3411 7352 或 (852) 3411 7943

传真︰(852) 3411 7373

邮寄︰香港 九龙塘 香港浸会大学 教务处 入学组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高考·题库
考研
高考资讯
Copyright © 2025   金锦高考网 滇ICP备2024016847号-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