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胜心理学题库-高考必胜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312心理学大题怎么答?

312心理学大题答题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学习、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心理学全套口诀?

1.“鸟人”:鸟-乌申斯基,人-人是教育的对象。

2.“桑代克和3很有缘”:1903年,3条学习定律。

3.“妻子很毒”:妻-70年代,毒-独立理论。20世纪60、70年代,教育心理学具有了独立理论体系。

4.教育心理学三过程--“教学评”(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5.布鲁纳四方面研究--“主动反思,社会合作”或者叫“反思合作社”(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6.心理学三次革命--“第一次滑行,第二次认赖皮,第三次罗马人”。

7.心理学三大势力--“第一式滑行,第二式佛经,第三式人本”。

心理描写答题技巧?

一、直白式

平铺直叙,不带弯弯绕绕是直白式心理描写的最大特征。在小说中,这种方式最广为运用。

在心理描写之前,基本上都有明显的提示,比如标点符号:,“” 等等,文字上也会有迹可循,比如 我想、暗暗思考 等等。

直白式的心理描写中情绪起伏较少,主要起到交代剧情的作用,类似于旁白陈述,用多了有一定依赖性。

郭靖初次出道,见了这险恶形势不觉暗暗心惊,手按剑柄,凝神前望,心想:“三师父见了我这副慌慌张张的模样,定要骂我没用了。”

——《射雕英雄传》

“心想”这个提示词不能再明显了,后面接上双引号,把想的内容直接写出来,不拖泥带水,直白明了。

二、抒情式

抒情必然与人物内心情感高度相关,或爱、或恨、或嫉妒、或崇拜、或冷漠,有时候还会加入不同程度的思想斗争,将抒情效果刻画饱满。

抒情式使用频率就比直白式少了,如果用好,能把作品提升一个档次。

三、第三方心理分析

通过剖析人物心理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内心世界的状态,甚至将原有层次升华。

由于第三方天生带有客观性,所以心理分析的说服力是很强的。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

——莫泊桑《项链》

四、梦境式

很多作者都会忽略梦境式的心理描写,然而这其实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法。

梦境无所约束,形式自由灵活,同时梦还能反映人的思想,暗示心理,揭露性格,是相当有效的。

五、动作映射

人物怎么说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动作是反映人性、思想的重要渠道,通过特色鲜明的动作外化,可以传达内心活动。

六、环境烘托

环境和动作反映心理的方式如出一辙,都是外部“暗示”内心,将多元化的外界视听触感官转化为心理元素,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这个例子就不举了。

七、幻境

幻境不同于梦境,梦境不影响现实,人物第二天醒了以后该干嘛干嘛,但幻境可以是醒着时发生的,会对现实产生影响。

高考必胜心理学题库-高考必胜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