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什么是三农专项题库-高考什么是三农专项题库啊

农村普惠金融政策有哪些?

近年来,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普惠金融领域的政策措施,推动出台一系列货币信贷、差异化监管和财税政策,不断强化正面引导和负面约束,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

高考什么是三农专项题库-高考什么是三农专项题库啊

差异化监管政策方面。强化监管考核,在前期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增速、户数等监管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原银监会于2018年重点针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两增两控”的新目标,针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含)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和1000万元以下(含)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和精准产业扶贫贷款等提出增速等新目标。建立差别化的监管指标体系,小微企业贷款适用优惠风险权重,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普惠金融服务情况纳入监管评价体系,适当提高小微企业、三农等贷款不良容忍度。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三农专项金融债,拓宽普惠金融信贷资金来源。稳步推进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等业务创新,加速资金流转。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鼓励试点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鼓励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合规开展小微企业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

财税政策方面,对银行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对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准予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延续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扩大自主核销权。整合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包括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4个资金使用方向。

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形成什么体系?

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发展的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的后劲不足,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依然是困扰当前三农发展的主要现状。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三大支柱”。围绕三大支柱建设,将农村农业从根本上做好支撑,应是现如今三农问题的着力重点。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当前,农村里仍然存在着种植业与林业、畜牧业的用地矛盾问题,秸秆、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农业服务业覆盖面不够广和深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和优化的“减速带”、“绊脚石”。对各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以及统筹发展将成为农业农村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和可预见的增长点、拉动点。如何协调、如何发展不仅是农民的问题、政府的问题、企业的问题,更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上形成重农兴农、尊重农民劳动的思想,形成科技带动、有利可图的思想,形成发展农业就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机械武装农业,用现代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科技兴农不应当只是说说而已,服务农民不应当只是停留在口号中、纸面上、照片里。要实打实地将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应用到农业发展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农民缺意识,乡村缺资金,部门缺人手。我们需要的是更广泛、更接地气的宣传和教育,更专项、更大力度的资金扶持和更专业、更专职的农村服务队伍。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有步骤的发展农业农村,只有当农民钱袋子鼓了,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才会有真实的、长久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轻政绩而重实际,轻武断而重科学。要真实地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合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重实效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系统性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村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一是需要能落地的政策,二是需要能生根的领头人。培育一支有思路、能吃苦、愿扎根的基层治理服务队伍对一个农村、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另外,尝试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内生动力,促进农民转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服务主体、经营主体,也可以帮助健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我国农业政策资金投入包括哪些?

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

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资金渠道来自不同部门,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整合支农资金对于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农业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转变政府和部门的职能,消除“缺位”和“越位”现象;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