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有关名词解释题库_新高考有关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2025-01-05 12:42:13 0 0 高考专有名词解释? 答:词语名称:投档。(高考专有名词) 详细解释: 投档是各地招生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 四川高考志愿名词解释2021? 1.什么是省控线 省控线也叫录取最低分数线。高校在招生中根据每个批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的一个分数线,每个批次录取的考生一般不得低于该分数线。分为一本(文科、理科、体文、体理、艺文、艺理)线(也叫重点线)、二本((文科、理科、体文、体理、艺文、艺理))线、三本线、高专(高职)线。 2.什么是投档线与录取线 投档线:投档线是某个院校某个年度在某个省份某个批次接收某类学生档案的最低分。 录取线:录取线一般是某个院校某个年度某个批次在某个省份接收所有学生的录取最低分。 3.什么是进档不退档 并非进档绝对不退档。一般来说,院校是这样规定的:线上考生如果被填报专业录取就完成录取,如果不能被填报专业录取但同意调剂专业也被录取,如果不能被填报专业录取又不同意调剂专业,或者某个单科分数达不到院校对该单科成绩要求,或者体检记录达不到要求,做退档处理,进入征集志愿环节或者进入下一批次。 模拟投档线:平行志愿模式下,为保证院校有一个准确的调档比例,使正式投档有的放矢,在第一次集中批量投档之前,很多省份会先试投2-3次。 第一次试投会固定一个比例向各招生院校提供学生档案,院校阅览档案后根据考生情况和可以使用的全国机动计划提出自己的调档比例,然后再进行1-2次试投后,最终确定各院校投档比例,并正式投档。 每次模拟投档都会形成一个模拟投档线,其中,第一次模拟投档线最有意义,因为很多省份在这个时候(2015年为全国)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很多院校就在这个线的基础上形成自主招生的优惠幅度。 模拟投档一般只提供考生分数、填报专业、体检记录等信息,但不会有考生身份信息。 5.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模式下,第一次集中投档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余额,或者顺序志愿模式下,所有志愿运行后依然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余额,或高校新增加计划,需要在第一次集中投档录取结束后面向考生重新征集志愿。河南省规定,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后,未录满的计划向社会公布征集志愿。对计划余额不大的高校,在原分数线上征集;对计划余额大的高校征集志愿时降分备档。征集志愿后线上生源仍不足的,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不超过20分。当此征集志愿的计划只按考生当次所报的征集志愿投档。 6.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首先将同类投档所有考生按照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相同分数的位次小的在先),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当被检索到的高校招生计划未满额时,该生即被投到该高校,体现了“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避免了大小年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7.什么是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8.什么是批次 高考录取有很多院校,为录取方便,认为把院校分类,划分录取顺序,也叫批次。 目前国内常见批次有: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次。 高考历史专业术语? 高考历史考试中有许多专业术语需要掌握。 1.这些术语在历史研究领域中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具有特定的含义。 例如,"五四运动"是指中国爆发的一次反封建和反帝国主义的社会运动,其历史意义非常重要,是高考历史考试中必须掌握的术语之一。 2.熟悉这些术语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备考历史考试时,考生应该重视对于历史术语的学习和理解,以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高考历史论述题万能答题术语? 答题一定要根据分数来决定打几条。不能乱哄哄的一片。还有一般要答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地理因素。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