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高考数学题库答案)新余市高考数学题库答案解析 2025-01-09 10:50:47 0 0 1977江西高考数学题? 1977年高考数学题 一、选择题 1. 设函数 f(x) = | x - 2 | + | x + 1 | ,则 f(x) 的图象是一条: A. 斜率为正的直线段 B. 斜率为负的直线段 C. 抛物线段 D. 斜率逐渐增大的直线段 解析:根据函数 |x| = x (x ≥ 0), |x| = -x (x < 0),可以得出 | x - 2 | = ( x - 2 ) 或 ( 2 - x ) 。同理,| x + 1 | = ( x + 1 ) 或 ( -1 - x )。结合以上两个式子,我们可以得出 f(x) 的图象是两条直线段组成的。 答案:A 2. 若 a+b = 3,a-b = 5,则 2a-2b = ? A. -4B. -2C. 0D. 2解析:将等式 a+b = 3 乘以 2,我们得到 2a+2b = 6。将等式 a-b = 5 乘以 2,我们得到 2a-2b = 10。 由此可见,2a-2b = 10。 答案:D 二、填空题 1. (4+0.5)× 5.2 ÷ 9.3 × 15 = ? 解析:首先进行括号内的计算: 4 + 0.5 = 4.5;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乘以 5.2: 4.5 × 5.2 = 23.4;接着将结果除以 9.3:23.4 ÷ 9.3 ≈ 2.516;最后将得到的结果乘以 15:2.516 × 15 ≈ 37.74。 答案:37.742. 在一个正方形的边上,取一点 P,并且在正方形内部作一条直线,将正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则点 P 和正方形的某个顶点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由于要将正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所以直线必须通过正方形的中心点,即中线。 因此,点 P 和正方形的某个顶点的距离就等于正方形边长的一半。 答案: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三、应用题有一台机器,两名工人 A 和 B 一起工作。当 A 单独工作 6 小时可以完成一项任务,而 B 单独工作 8 小时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 A 和 B 合作工作,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解析:A 单独工作 6 小时可以完成任务的 1/6,并且 B 单独工作 8 小时可以完成任务的 1/8。假设 A 和 B 合作工作 x 小时可以完成任务的 1/x。由此可列出方程:1/6 + 1/8 = 1/x。解得 x ≈ 3.43。 由于工作的小时数必须为整数,所以合作工作需要 4 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答案:4小时 结束语:回顾一下1977年的高考数学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还是应用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江西省07年高考数学?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07年高考数学江西平均分:文科平均分63分,理科平均分69分。07年教育局公布江西高考数学平均分是将整个省份的数学高考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一,并且计算出文科为63分,理科为69分。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2014江西数学数学高考试卷,数学很难?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的共轭复数. 若,((为虚数单位),则( ) A. B. C. D. 2.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 已知函数,,若,则( ) A. 1 B. 2 C. 3 D. -1 4.在中,内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的面积( ) A.3 B. C. D. 5.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 6.某人研究中学生的性别与成绩、视力、智商、阅读量这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机抽查52名中学生,得到统计数据如表1至表4,泽宇性别有关联的可能性最大的变量是( ) A.成绩 B.视力 C.智商 D.阅读量 7.阅读如下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A.7 B.9 C.10 D.11 8.若则( ) A. B. C. D.1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轴和轴上的动点,若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则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0.如右图,在长方体中,=11,=7,=12,一质点从顶点A射向点,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次到第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将线段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 二.选做题:请考生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阅计分,本题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1).(不等式选做题)对任意,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1(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线段的极坐标为( ) A. B. C. 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10件产品中有7件正品,3件次品,从中任取4件,则恰好取到1件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 14.已知单位向量与的夹角为,且,向量与的夹角为,则= 15.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若是线段的中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三.简答题 16.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若,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首项都是1的两个数列(),满足. (1) 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 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 当时,求的极值; (2) 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b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中,为矩形,平面平面. (1)求证: (2)若问为何值时,四棱锥的体积最大?并求此时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点分别在的两条渐近线上,轴,∥(为坐标原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过上一点的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证明点在上移动时,恒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21.(满分14分)随机将这2n个连续正整数分成A,B两组,每组n个数,A组最小数为,最大数为;B组最小数为,最大数为,记 (1)当时,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令C表示事件与的取值恰好相等,求事件C发生的概率; (3)对(2)中的事件C,表示C的对立事件,判断和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