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考送分题库在哪里-青岛高考送分题库在哪里找 2025-04-08 14:09:56 0 0 青岛中考市区郊区试题一样的吗? 青岛中考市区郊区试题是一样的。青岛市的中考命题都是由青岛市统一命题的,因此无论是青岛市的市区还是郊区,考生进行的中考考试试题都是一样的。虽然青岛中考的话,市区和个郊区录取分数线并不是一样的,相同的试题各自不同的录取线。 中考省内试题一样吗? 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是不一样的。各地所使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现行教材有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粤教版、湘教版等不同版本,所以各地学校教的内容,学生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中考,也就是“中招考试”,全称为“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在中考之前一般都有2-4次模拟考试。中考由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市级教科院(教科所)或者区级教研室命题。 2011年5月18号考的青岛市事业编考试综合类试题难不难?一般都能考多少分?大概多少分能进面试? 75分吧个人感觉自己能拿80份往上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附带答案? [原创试卷]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模拟试题 关于“青岛版三年级...”的内容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的内容 2010-2011学年期末模拟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写。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常用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 ,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 表示。 2、要准确地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 。它是测量 的工具,一般用 作单位,用 表示。用它测量时视线要和 相平。 3、是 标志。 4、汽车轮子上有花纹,这是为什么?我想可能是 。 5、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 。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 、 和 。 6、水是由许许多多的 组成的。水表面的 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 。 7、水能沿着 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 8、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 ,如给玩具分类,可以以 来分类,也可以以 为标准分。 9、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是: 。 的物体不容易倒,比如 、 、 等。 10、常用的温度计由 、 、 三部分组成。 11、让热水尽快凉下来的方法有: 、 、 等。 12、可以帮助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和了解事物的仪器有 、 、 、 等。 二、我是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白颜色的,水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 ( ) 2、量筒的0刻度线在上端口部。 ( ) 3、石块在水中下沉,说明石块没有受到。 ( ) 4、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 ) 5、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 6、水有形状,水装在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装在瓶子里是瓶子的形状。( ) 7、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时,温度计要紧贴烧杯壁。 ( ) 8、冰块、木头、橡皮是固体。 ( ) 9、无论怎么倾斜盛水的容器,水面始终是平的。 ( ) 10、改变物体形状使本来下沉的物体上浮,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 ( ) 11、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 ( ) 12、辨别液体时,可以先尝一尝,再闻一闻,最后看一看。 ( ) 三、选一选,看谁选得准。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这句话是 说的。 A. B. C. 2、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要判断两杯热水哪杯水更热,最好的方法是 。 A.用嘴尝一尝 B.用手指伸进热水中试一试 C.用手触摸杯壁感觉一下 3、今天天气很凉爽,气温大约是 。 A. 10℃ B. 22℃ C. -10℃ 4、不倒翁的重心在 。 A.底部 B.顶部 C.中心 5、精确比较两杯水温度的方法是 。 A.用温度计测一测 B.用手摸一摸 C.用眼睛看一看 6.下列属于的是 。 A.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B.宣纸写字现墨韵 C.皮球浮在水面上 7、热水温度降低最快的时间是 。 A.降温初期 B.降温中期 C.降温后期 三、画一画,连一连。 1、将下面的的生活用品分类(连线)。 可回收 不可回收 瓷片 花生油桶 碎花盆 铁钉 一次性方便袋 易拉罐 水泥砖 废纸 玻璃鱼缸 大理石板 橡胶轮胎 4、画一画。 5 6 7 8 9 10 11 30 25 20 15 日期(每天13时) 气温(℃) ⑴、在上面的曲线图中, 日的温度最高, 日和 日的温度最低。 ⑵、根据下列数据,照上图样子画出曲线图。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四、探究实验: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呢?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1)、 。 2)、 。 3)、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五、走进生活。 1、你是怎样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的?把过程写下来。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怎样节约用水呢?请说说你的节水方案吧。 3、有7杯液体,分别是糖水、盐水、酱油、白醋、凉开水、温开水、可乐,怎样把它们辨别出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模拟试题 .doc (56 KB) 2011-9-30 12:10 下载次数: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