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史题库高考卷,内蒙古文化史题库高考卷子及答案

内蒙古酒文化的历史?

内蒙古酒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在清朝时期,内蒙古的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代内蒙古的酒文化,特别是白酒产业,经历了从小作坊到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以“蒙台梭利”、“牛栏山”、“双河”等品牌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酒品。同时,内蒙古的酒文化也体现在其独特的饮酒习俗和文化传承中。

五千多年前 内蒙古属于什么文化?

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起始于公元五千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热河地区(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热河省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

乌兰牧骑是内蒙群众文化的什么?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内蒙古文化史题库高考卷,内蒙古文化史题库高考卷子及答案

什么形式表演内蒙古地域文化?

献哈达:哈达以白布帛或丝绸为主,长短不一,一段约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长,两端有丝脱出,约半寸许,其长短均视被交者和场合而定。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客人、馈赠礼品、年节交往中的礼节,有时还伴随吟唱和祝词,更染敬重的气氛。

安代舞:安代流行内蒙古,起源于库伦旗。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是科尔沁“博”治病的一种方式。1949年以后,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

内蒙古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1、内蒙古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坦荡;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气候,冬冷夏热,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多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这是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的最重要的原因;河流稀少,径流量小,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2、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3、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4、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共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常住人口253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1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6818.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5亿元,增长5.4%。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