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忆高考成语题库(如何记忆高考成语题库及答案)

如何记忆高考成语题库(如何记忆高考成语题库及答案)

这要看看你是高几,如果是高一高二,那不用急,注意平时积累就好,像多翻翻字典。到高三老师会有安排。如过已经是高三了,那老师应该发的有每个专题的复习,像字音,字形,成语,词语辨析,文言词汇都是要慢慢积累的,可以随时带在身上来出来看看,制定个计划,比如每三天看完一次字音之类的,作文如果不是文采好的,就尽量写真是的,多看看好的段子积累下来。

可能一下子是收不到效果的,没有谁看几遍就能记住的,就是有一个计划,每天看多少,没多少天重复一次,我到高考考语文前还在看呢。。加油吧

高考成语辨析必备清单?

1、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2、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辨析:“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3、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偏重于隐藏。

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高考常见成语解释归纳?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与成语“应接不暇”意思相近。(2007·江西卷)(2014·北京卷)

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2008·江苏卷)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2014·四川卷)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2016·全国卷Ⅱ)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2016·全国卷Ⅲ)((2018·全国卷Ⅱ)

不分青红皂白:贬义词,不分是非、情由等。(2005·辽宁卷)

毕其功于一役:把本来要分期分批做的事一下子就做完,也用来形容急于求成,常用在否定句中。(2005·广东卷)

白头如新: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2005·辽宁卷)

白云苍狗:苍,灰白色。也说“白衣苍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2011·辽宁卷)

便宜从事:谓可斟酌情势,不拘于规制条文,无须请示,自行处理。(2005·湖北卷)

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2005·江西卷)(2015·广东卷)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2005·江西卷)

百里挑一:从一百个里挑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2005·全国卷Ⅰ)

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2006·安徽卷)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2006·广东卷)(2007·江西卷)

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离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2006·广东卷)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2006·全国卷Ⅱ)(2011·北京卷)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2006·全国卷Ⅱ)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2006·山东卷)(2016·全国卷Ⅱ)

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2006·山东卷)(2011·北京卷)

不胜其烦:不是不怕麻烦,而是烦琐得使人受不了的意思。(2006·浙江卷)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2007·四川卷)(2017·山东卷)

不可名状: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2007·湖北卷)

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2008·全国卷Ⅱ)

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2008·重庆卷)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2008·江苏卷)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2009·安徽卷)(2016·全国卷Ⅲ)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2009·江西卷)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学识广博高深。(2009·辽宁卷)

敝帚自珍:把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2009·辽宁卷)(2014·全国大纲卷)

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2010·安徽卷)

步履维艰:多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也指创业经营艰辛。(2011·全国新课标卷)

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2011·全国卷Ⅱ)

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2011·北京卷)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疾苦。(2011·四川卷)

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2012·山东卷)

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指不能使大家信服。(2012·全国大纲卷)

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2012·江西卷)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2012·江西卷)

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2013·浙江卷)

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2013·福建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2014·北京卷)

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2014·江苏卷)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2014·江苏卷)

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2014·山东卷)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2014·浙江卷)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2015·重庆卷)

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知改进。(2015·全国卷Ⅱ)

百废俱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2015·湖南卷)

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2015·湖南卷)

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2016·全国卷Ⅰ)

博学审问: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2017·全国卷Ⅱ)

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2018·全国卷Ⅱ)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2018·全国卷Ⅲ)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2019•全国卷III)

高考常考成语有哪些?

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6、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