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学规律题库)高考政治哲学规律题库及答案 2025-02-21 17:35:01 0 0 哲学生活在高中政治考试分值? 文综政治哲学占多少分? 文综满分300,其中政治、历史、地理各占100分。政治学科中,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基本各占大约1/3,即30分左右。重难点主要辩证法中的矛盾论、认识论中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唯物论中的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等。我觉得学哲学主要是分版块掌握好原理和方法论,然后就是读懂材料,结合知识的问题了。 请教关于政治哲学辩论题怎么答? 这个是技巧问题。 首先认真读题,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看好要回答的是原因 做法 还是定义什么的。其次带着问题去材料中用笔圈划重点词语 句子什么的。然后呢就看你脑子的记的东西了,这种辩论题一般是片面的观点,你先把它对的一部分找到也分析一下(这个是重点,给分的),然后找到错的那句话,指出哪里错了,再改正。最后检查一下你答的有没有语病或常识性错误什么的。祝考试顺利。 高中政治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的整理? 一、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辨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地位、作用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社会历史观中的其他知识点: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②注意区别: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二、人生价值观 5.对人的价值评析的原理: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析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注意: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或个人对社会的索取)两部分。 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1)这一价值观主张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根本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2)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 7.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正确的价值观的标准): (1)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不同,所以因人而异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③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8、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同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