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高考历史题库分数,蚌埠市高考历史题库分数查询

蚌埠今年高考成绩怎么样?

每年高考,最高分都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毕业于北师大蚌埠附校的张天行,以694分成为全省文科最高分;蚌埠二中的王博同学紧随其后,以679分位列全省前十名。

至于理科最高分,全市有三名考生同时考出693分的高分,分别出自北大培文蚌埠实验学校、怀远一中和五河一中。高分段选手如此巧合,是历年来少有的。 

2023年蚌埠的中考总分是多少?

850分

2023年蚌埠中考总分及各科分值预计与去年一致,总分为8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7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地理40分,生物40分;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各按10分计算;体育与健康60分;信息技术30分。

蚌埠人文历史?

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虽然城市年轻,但历史古老,文化品位高,特色较宣明。大禹文化,花鼓灯艺术,双墩右人类文化,垓下汉兴文化等国家级,世界级文化资源集中在一个城市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蚌埠既有领一代风骚的帝王文化,又有享誉世界的民间文化,还有代表人类古代文明成就的远古文化。蚌埠的文化定位:古采珠之地,大禹文化摇篮,帝王故里,歌舞之乡。

蚌埠有哪些历史人物?

蛙埠即今天的蚌埠市,以下是部分历史人物:

1. 桓温:东晋有名的权臣,曾经一度想废晋自立。

2. 常遇春:明朝的开国名将,曾投奔朱元璋,并成为其得力干将。

以上只是部分历史人物,建议查阅蚌埠市地方志了解更多历史人物。

蚌埠的历史?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县、钟离县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

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

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

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

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府城又重新作为凤阳县城),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

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蚌埠市高考历史题库分数,蚌埠市高考历史题库分数查询

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宿县地区。

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